- ·韩再芬:戏曲需要更多的演出
·2022贺新春黄梅戏惠民演出月
·黄梅戏《太阳山上》周日开演
·黄梅戏会馆演出安排
·安徽省黄梅戏剧院专场演出走
·经典黄梅戏《女驸马》唱响海
·经典黄梅戏《徽州往事》在海
·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黄梅戏《
·“金牛辞旧岁 瑞虎闹新春”
·古今“情人节”飙升市民幸福
·江南名旦——访黄梅戏老艺人
·姚恩田
·黄梅戏《青春作伴》
·“我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“2
·梅花奖获得者赵媛媛作为中国
- ·黄梅戏艺术节吉祥物设计方
·纪念“严凤英诞辰90周年、
·宿松县“十一”黄梅戏展演
·黄梅戏“牵手”新国漫打造
·有戏安徽——黄梅绽放,青
·2020年安徽省黄梅戏剧院
·《黄梅戏名段集萃丛书》再
·黄梅戏《小乔初嫁》将参加
·2019年安庆“十一”黄梅戏
·戏曲名家吴琼戏迷见面会
·吴美莲角逐中国戏剧梅花奖
·第八届中国(安庆)黄梅戏艺
·来自全国数千名黄梅戏戏迷
·第八届全国黄梅戏迷联谊会
·望江县黄梅戏剧团黄梅戏专
·再芬黄梅艺术剧院《女驸马
·望江县长江黄梅戏剧团参加
·黄梅戏已从乡村戏台走上了
·90后查江剑全力传播黄梅戏
·五朵“梅花”同台绽放《唐
“对于黄梅戏来说,时代是出卷人,从业者是答卷人,观众是阅卷人。做好黄梅戏‘答卷人’,既要创新发展,也要守正传承。”在今年全国两会上,全国人大代表、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、安徽再芬黄梅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韩再芬,最关注的还是黄梅戏的发展。
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、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被誉为“中国最美乡村音乐”,其代表作《天仙配》《女驸马》《徽州女人》和《徽州往事》等名扬海内外。
韩再芬说,创新是黄梅戏的生命,要创新就必须用现代人的审美方式重新构建表达空间。“破圈”发展是黄梅戏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。“黄梅戏灵动质朴,具有强大的包容性,它可以与网络直播、短视频等新事物完美嫁接,呈现新的面孔。”
在2022年安徽春晚的舞台上,韩再芬和青年歌手陈梓童合作演唱了一曲《青春黄梅》,将《女驸马》与RAP创新融合在一起,深受网友好评。
此前,韩再芬将黄梅戏与其他姊妹艺术搭档,派生出“京黄交响”“黄越版《梁祝》”“黄评版《小城安庆》”等创意作品;将黄梅戏经典剧目《女驸马》打造成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国风连载漫画。
《2021抖音非遗戏剧数据报告》评选出最受欢迎的中国传统剧种与剧目,黄梅戏和《女驸马》均居首位。
在韩再芬看来,古老的黄梅戏创新发展需要“破圈”,但与新事物融合发展时,要设置高门槛,不能无条件的迎合,要根据黄梅戏剧种的特性,蹚出与时代、与新媒体接轨的新路子。“一定是有品位、有格局、有审美、有温暖,还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,这样才能走进观众的心里。”
作为全国人大代表,韩再芬说:“现在电影院缺少歌舞类的电影,我觉得将戏曲搬上荧幕是非常有意义的,通过现在高科技的手段,用电影的语言,将黄梅戏与电影融合。”
在线上线下进行创新的同时,韩再芬和“小伙伴们”也专心创作品牌剧目。
2020年上半年因疫情,中国演艺市场按下暂停键,韩再芬选择暂时性“闭关修炼”,带领团队完成黄梅戏《祝福》《金粉世家》等创排。2021年,韩再芬主创的黄梅戏《不朽的骄杨》在中国多地巡演。
韩再芬介绍,在如今这个多元化时代,戏曲传播途径必须多元化。戏曲创作要取材于民,回归最本质的生活,发挥其时代作用和价值。
韩再芬说,人才培养是戏曲“守正”中一项持续性的重任。“培养人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十几年前我们就开始培养一批年轻人,现在他们已经站到台前,挑起黄梅戏传承的大梁。我们剧院已形成老中青少四梯队人才队伍。”
近年来,中国各级政府愈发重视对传统戏曲保障和扶持,采取了戏曲进校园、戏曲进教材等举措,促进了传统戏曲的向好发展。韩再芬介绍,“我们正在和本科院校合作,探索培养高水平黄梅戏人才,需要黄梅戏名师走进大学授课。”
同时,在安庆市政府的支持下,韩再芬还创办了再芬黄梅公馆传承基地,这里一年要演出两百多场黄梅戏,已成为安庆市的“文旅会客厅”和培养青年演员的舞台。
“我一直告诉青年演员,要坚守初心,守住艺术最本真的东西,真正的好作品还是有市场的。别把自己看得太重要,戏曲不是生活必需品,观众不是必须要喜欢你;也不要一味地抱怨,要反思自己做得怎么样。”韩再芬坦言。
![]() |
加微信号:xijucn-com (或扫描二维码)为好友,好礼送不停!免费送戏票,纪念品,戏曲MP3播放器,戏曲动漫卡通玩偶,戏曲T恤,戏曲鼠标垫,手机壳等!准时为您推荐戏剧热点信息。 |
最新评论: